
2025年6月,全国老年人广场舞交流活动在山西昔阳拉开帷幕。活动期间,昔阳县老体协主席李爱民接受了专访,分享了昔阳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故事,“老年人要多一些健康,多一些快乐”成为李主席工作思路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
说起昔阳老年体育的特色亮点,健身花戏不得不提。左权小花戏本是当地非遗瑰宝,“蝴蝶扇、十字步、三颠脚”充满地方民间文化韵味,却因动作难度较高,难以成为老年人的日常健身选择。李爱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带着老体协的团队琢磨:要让这门非遗艺术“嫁接出新品”,既保留精华,又适合老年人健身。
于是,一场传统花戏与现代健身的融合创新探索开始了。县老体协副主席兼教练胡喜荣担起了创编重任,前后历经三年打磨,“健身花戏”应运而生。在动作设计上,变难为易,追求舒展大方、节奏紧凑且衔接自然,让老年人既能活动身体,又不会负担过重。音乐则选用了昔阳籍著名农民作曲家史掌元的《唱得幸福落满坡》,熟悉的旋律里满是家乡的味道。
如今,健身花戏已在县城社区普及开来,还走进了各个乡镇。昔阳举办了两届全县乡镇健身花戏大赛,队伍从最初的30余支6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千余人。在李爱民看来,这不仅是一项健身活动的推广,更是对非遗的一种鲜活传承,“看着老人们踩着十字步,摇着蝴蝶扇,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昔阳连续承办门球赛、太极拳大赛等全国高端赛事,2025年又迎来全国老年人广场舞交流比赛。这些赛事如同神奇的催化剂,在昔阳这片土地上引发了化学般的反应。
乐平镇巴洲村,这个一千多口人的村落,如今有百余人的太极拳队、广场舞队和两支门球队。“以前村里老人闲着没事就聚在一起聊天,现在都忙着练拳、跳舞、打球。”李爱民笑着说,赛事提高了健康的运动水平,更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热情。昔阳的广场舞、太极拳、门球等项目在全国比赛中屡屡获奖,基层普及度也不断提升,从县城向乡村步步推进。
而对于昔阳这座小城来说,赛事更是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了办好赛事,昔阳的基础设施、餐饮接待、公共交通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2024年,昔阳被住建部授予“全国宜居县城”称号,旅游高峰时,大寨、县城红旗一条街等地一天能迎来三万人。“办好一场赛,带动一座城,这话一点不假。”李爱民感慨地说。
在昔阳老体协的发展版图中,体卫融合、智慧养老与基层建设是重要的拼图。虽然体卫融合因缺乏人才尚未开展,但在基层赋能方面,昔阳走出了一条特色路。结合乡村振兴,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分管文体的副乡(镇)长、副村长兼任乡、村老体协主席,从文化费用中列支经费,县里集中培训骨干,解决了基层“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的问题。
2024年建成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虽刚起步,但已让李爱民看到了未来的可能。“以后通过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健身需求,精准推送活动信息,开发线上指导服务,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贴心的服务。”李爱民眼中满是期待。
回顾过往,李爱民的退休生活因老年体育变得充实且更有意义。他毕业于师范学校,曾分管文教卫生工作,对文体活动有深厚的感情。退休后,他一心想着让老人们更健康、更快乐,这份初心让他在老年体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谈及未来五年,李爱民心中已有清晰的规划:继续在普及和提高上下功夫,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提升现有项目的水平。在做好广场舞推广的同时,大力推广太极拳,争取举办全国性的太极拳比赛。而太极康养与文旅融合的项目,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郭庄水库康养区已有客人入住,还举办了太极拳比赛,聘请了外省教练,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老年人的健康和快乐,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李爱民的话朴实而有力。他抬手一指这山山水水:“在昔阳,老年体育事业正如夏日的阳光,温暖而蓬勃,照亮着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文图:肸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