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新韵 银发逐光——从左权小花戏到全民热舞 晋中探索老年体育创新路径

副标题:

来源: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官网   |   2025-06-14 20:54:54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官网 | 2025-06-14 20:54:5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全国老年人广场舞交流活动近日在山西省昔阳县火热举行。活动中,晋中市创新改编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健身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显著的健身效果,成为全场焦点,生动展现了晋中老年体育事业的蓬勃活力。

  

  健身花戏的诞生,是晋中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对本土文化宝藏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功典范。它根植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小花戏”,却巧妙地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的框架。面对非遗传承的困境以及广场舞热潮中本土项目的缺失,晋中老体协敏锐地捕捉到活跃于左权民间的“花戏街舞”所蕴含的健身潜力与深厚的群众基础。

  其创编过程堪称一场“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生动实践。晋中老体协摒弃了最初由专业人士主导但“舞台味过浓”的方案,转而深入街头巷尾,向流传千年的民间智慧汲取灵感。各基层健身指导站积极响应,短短一个月便创作出28套初步方案。经过专家与基层实践者的联合评审、精选定型,并借助《视频教材》进行规范化推广,“健身花戏”迅速从晋中沃土走向全国舞台。

  

  如今,健身花戏已拥有100多个套路,其中43套为原创。它不仅是晋中市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其代表套路《桃花红杏花白》更获选为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重点推广项目,填补了全国广场舞中“山西元素”的空白,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健身花戏的繁盛,是晋中老年体育事业整体跃升的缩影。多年来,晋中老年体协以清晰的思路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标,坚持“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八字方针;践行“两不”原则(不给社会添麻烦,不给群众增负担),狠抓“三边”工程(在老年人身边建场地、组队伍、搞活动),倡导“四为主”方法(健身为主、引导为主、普及为主、分散为主)。

  在这一体系化理念的指引下,晋中老年体育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口数量从十五年前的约10万跃升至20万以上,参与规模显著扩大;常规健身项目供给由最初的6项大幅拓展至24项,其中门球、柔力球与健身花戏共同构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大品牌项目;基础服务网络得到有力夯实,各级健身指导站数量从450个增至1700个,骨干队伍(包括教练员、指导员、裁判员)规模更是增长近7倍,达到3542名;同时,设施条件获得根本性改善,市、县两级老年体协长期面临的“居无定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区域老年健身环境实现显著优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柔力球运动的发源地,晋中成功扭转了曾经“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通过承办国际国内大赛、大力推动“六进”普及(进学校、社区、农村、机关、企业、景区)、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晋中不仅让柔力球在家乡深深扎根、开花结果,更将其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多个县区被命名为“柔力球之乡”。

  从千年非遗中淬炼健身新花,在基层实践中织就普惠网络。晋中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以创新为笔、以服务为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答卷上,奋力书写着让三晋银龄“老有所健、老有所乐”的生动篇章。健身花戏的舞步,正踏着时代的鼓点,从三晋大地跃向更广阔的舞台,彰显着中国老年体育事业旺盛的生命力与无限的创造力。(文:肸肸/图:李谦)

  

编辑: 王艺潼 责任编辑: 史健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正在阅读: 古戏新韵 银发逐光——从左权小花戏到全民热舞 晋中探索老年体育创新路径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