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中午十一点半,家住宣恩县珠山镇兴隆街社区的张爷爷准时出门,步行10分钟来到社区的幸福·邻里食堂。“菜品丰富、干净,还能享受5折优惠,吃起来很放心。”张爷爷对食堂的饭菜很满意。今年83岁的张爷爷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圈,饭后他会按时到社区老年活动室下象棋,社区的公共厕所、口袋公园等设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加装扶手的同时,还细致地做了防滑处理。“很方便,小区出门走几步就有口袋公园、文化馆和卫生室,还可以去体检、借阅图书、托管孙儿,日子充实得很。”张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在珠山镇兴隆街社区周边生活空间,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小儿”,居民的“衣食住娱”多方面需求都可以在一个微观空间里一站式解决,这是宣恩县以“精准把握居民需求、精准谋划点位布局、精准施策建设项目”为引领,打造“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的生动注脚。为弥补城市公共服务需求,满足居民健身娱乐需要,宣恩县珠山镇白鹤井社区高标准建设花园堡健身公园,适老化改造方便进出的坡道。“花园堡健身公园弥补了老年群体户外场馆不足的短板,让我们的老年群体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安全舒适的运动场所。”宣恩县老年大学有关负责人刘嫔介绍,该校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公园的优势,每周固定开展老年健身课程,得到了广大学员的高度赞许。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人的愿望,随着宣恩县城旅游发展越来越火爆,适老化改造走进体育公园、室内外场馆,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县城的舒适生活变化所吸引。恩施国电公司的燕维常退休后来到珠山镇上湖塘社区转接组织关系,返回宣恩定居养老是他和老伴共同做出的选择。“宣恩发展越来越快,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生活也更舒适。”燕维常说,现在更加习惯享受宣恩小城独有的慢节奏,广场舞、太极拳,处处彰显着慢时光的温度。
宣恩县探索空间改造、制度创新等多项举措,将养老服务嵌入城市社区肌理,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全党员干部和志愿服务队伍,优化社区常态化入户走访机制,强化重点对象走访入户,引导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将服务时长折算成积分,用于兑换相应生活服务,搭建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截至目前,宣恩县累计建成城市养老综合服务设施14处,服务老年群体5000人以上,兴隆街社区成功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我们将在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覆盖面上下功夫,持续做好养老产业规划布局,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良性发展。”宣恩县珠山镇党委书记戴青介绍。
编辑 | 要强
审校 | 王艺潼
监制 | 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