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救治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胸痛中心没有胸痛

副标题:

来源: 央视网   |   2023-04-08 17:28:41
央视网 | 2023-04-08 17:28:4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演讲主题:主动健康+防治结合:从胸痛中心做起

  4月7日,以“数字中国 健康时代”为主题的2023全民数字健康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举办。大会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央视网主办,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等协办。会上,来自政产学研医投圈层的多位嘉宾、代表,为数字健康的未来发展带来视角全新的观点与建设性意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就心血管领域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高速发展这一课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霍勇指出,过去几十年,我国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发病人数已超过3个亿,占到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50,农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超过城市,死亡地点中有7.13%发生在家中。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在心血管医疗方面的条件在不断改善,但在家中发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大多数病患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霍勇介绍,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推动重大疾病在关键环节上进行标准化、体系化的建设,同时来激励中国以心肌梗死这一类心痛相关又是致死性疾病救治网络的建立。目前,我国实现了胸痛中心100%的省级覆盖,实现了90%以上的地市级的覆盖。在过去的四年,中国胸痛中心救治了相关胸痛的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高危胸痛400万,其中有252万是急性心肌梗死,经过胸痛中心的建设,医疗机构极大提升了胸痛救治的能力。

  如何进一步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当前医疗体系的实际状况,霍勇认为胸痛中心首先要强调向基层转化,除了在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胸痛中心以外,还要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联动,建设胸痛救助单元,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包括心电传输、数字化培训、急诊系统形成有效联动,从胸痛救治单元到胸痛中心,降低病人死在家中的概率,在更早的时间内到达医疗机构以便得到救治,实现病人从医疗机构救治后到康复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病人更加有效的全程管理。同时,在胸痛中心救治后,更有效的实现救治后的全流程管理,使门诊、居家实现全流程信息化工作,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急诊、急救尤其是心肺复苏科普救治方面,向公众延伸。

  事实上,包括天津、宜昌在内的50多个城市已经建设了从医疗机构辐射至整个城市的全域模式,也就是在胸痛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一个新型的、以信息化为主要载体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急诊急救体系、慢病管理体系、乡镇健康人群预防筛查体系的有效整合。

  在霍勇看来,过去十几年我国在数字救助体系方面的建设,已经让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救治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胸痛中心没有胸痛。如何从有效救治到管理再到预防,真正形成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的“三全模式”,真正实现从急救到预防、从疾病到慢病的全链条预防和救治?霍勇认为,结合数字技术可以在线上线下、硬件软件和院内院外形成一个心血管智慧医疗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从急诊急救体系到预防筛查体系再到慢病管理体系的全方位覆盖。“三个体系一张网,让医疗机构和整个社会公众能够有效的联动起来,以心血管疾病为抓手,真正推动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拐点早日到来!”

编辑: 居福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正在阅读: 霍勇:救治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胸痛中心没有胸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